【外嫁女婚恋】我和老陶(二十一、德国老爸)
贾力群(德文名:Li Qun Taubert),出生于上海,1982年大学电力工程专业毕业后从事技术及技术情报资料整理及英语翻译工作,1986年到德国曼海姆歌德学院学习德语,之后在中国与德国间从事中德文化交流、构建经贸往来。1995年,应聘美国摩托罗拉大学(中国培训中心)任教,同时在中国高等学院培训翻译人才。1998年年底后在德国柏林和墨西哥居住。个人兴趣爱好广泛,积极从事社会活动,现担任欧洲华侨华人妇女联合总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德国柏林中国妇女联谊会名誉会长等。
本书已经完稿,希望能正式出版发行。有兴趣出版或者能推荐出版的人士请联系作者。邮箱:taubertdlq@hotmail.com
如果错过了之前的章节,请点击:
……
第三个学期结束时正值夏天。我收到奥托的来信,信里面夹着一张去博登湖的来回火车票。信中奥托以父亲般的口气写道“这次来博登湖度假,我要让你看看学学新的东西。”
下火车时我一眼见着西装笔挺的奥托在那里东张西望。他特地请了假出来接我,公司事多,他还得回去上班。我跟着奥托去了他的办公室。一进门就听见大惊小怪地嚷嚷声:“快瞧快瞧,奥托先生的中国女儿来了。”办公室里的人呼啦啦地全转过头来看我,让我觉得有点尴尬。原来身兼办公室主任的奥托通知了办公室的全体人员,他认了个中国女儿,这阵子女儿来看望老子了,他得请假几天。我只好将计就计,恭恭敬敬地向大伙儿点头问好并直呼奥托的名字西格瓦,然后乖乖地坐在一个角落里等他下班。
那次在博登湖度假很开心。
西格瓦带我去了博登湖周围的几个小城市、小村庄和小岛上游玩。我发现他是个相当不错的导游,每到一处都能讲出当地的地理概况及历史;每参观一个建筑都会讲出有关建筑风格和建筑艺术的道道来。哪怕是去森林里散步,西格瓦几乎能叫出所有树木、花草和鸟类的名字。
我们开车沿着连接德国、奥地利、瑞士和意大利的阿尔卑斯山脉旅行。那几天里我就像进了学校一般,时时刻刻在学习和吸收新的知识。我认识了雄伟壮丽,多彩多姿的阿尔卑斯山。穿越阿尔卑斯山时,周围的一切都是那样的和平美丽。公路边的牧场里,乳牛踩着青青的绿草悠悠踏步;山坡上开满各种颜色的小野花,微风吹过时犹如阵阵彩浪在阳光下闪亮;蓝天白云衬托着高山顶上的银色积雪,构成完美无缺的风景画面。我贪婪地望着车外的景色,如痴如醉。我频频地叫停车,妄想着将所看到的一切都收进照相机里。西格瓦时时提醒我翻翻导游手册,但我每次都装着没听见或是忘了的样子。在意大利境内,我们绕了48个急转弯上了海拔2757米的 Stiffer Joch山峰。上山的公路平整无坑,路面软硬度适中,路标清晰明朗。没有这样高质量的山路是很难想象旅客能开着车上来的。当天下午,我们坐在一处山顶餐馆的室外平台上休憩。平台被无数盆鲜花包围,餐桌布和椅垫都是深红色的。我看着不远处的银白色的积雪闪闪发光,山头间的缆车徐徐地来回运行再看看穿得五颜六色的衣服,包括我在内的游客悠哉悠哉地坐着吃喝聊天观景,忍不住告诉了西格瓦我当时的感受:“在领略大自然风采的同时,我也领教了西方先进的旅游设施。旅游并不一定要在吃苦受累,险象丛生的环境中完成。”
当时的我和今天很多出国旅行的中国人一样,喜欢在舒适,优美的的环境中旅行。我想是因为当时在国内旅游,尤其是游山很辛苦的缘故吧。
一路南下,到了意大利的米兰打回头。我脑子里充满各种各样的新鲜的、美好的、深刻的旅行印象。我们碰到的人都很礼貌、热情、友善。过路的行人,加油站的管理员、牧人、卡车司机、饭店旅店的店主以及各边境哨所里的警察在我们遇到困难时,都尽力前来帮助。除了肤色和语言的差别,我认为这些外国人和我们中国人定义的好心人或热心人没什么两样。我突然发现,通过旅行不仅能了解异国异乡的地理、风光、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能直接地了解,理解不同的人,而这种理解对我今后的为人处事有指导意义。
在游阿尔卑斯山的整个旅程中,西格瓦做每件事都十分认真。他开车又稳又快,导游细致耐心,拍照十分精彩,吃住安排得经济实惠。我能感觉到,让他最开心的是有人分享他的知识、情趣、感受和思想。这种分享并非易事,因整个过程不能是对牛弹琴。
离开博登湖时,我和西格瓦的道别有点像十四年前我离开上海去南京时在火车站与父亲道别的一幕。西格瓦送我一台收录机、一包巧克力和一本介绍阿尔卑斯山的图册。火车开始启动时,我将手伸出窗外与他最后握别。我听到父亲般的勉语:“好好读书,好好生活,放假时别忘了回来看望德国老爸......再见。”泪眼蒙蒙的我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只会一个劲儿地点头。
上歌德学院中级班时,班上来了一个年长我六岁的天津姑娘。她五官长得端正,身材高大结实,待人接物成熟老练,还会做一手的好菜。她在中国的一家研究所试验室当了好些年的分析员,三年前出国想在国外拿个洋文凭后开创事业的新天地。先是比利时,继而荷兰,辗转又来了德国。据说她的不少亲戚在欧洲很有作为。
我打起了给西格瓦做媒的主意。
西格瓦约好在周末去斯图加特碰头。
我们仨逛街、吃饭、聊天,参观博物馆折腾了大半天。天津姑娘很主动很开放;西格瓦却很被动、谨慎。谈话时,西格瓦往往先是态度认真但一会儿便显示出心不在焉的样子。西格瓦选的话题无法取悦对方,对方热衷的话题他又缺乏兴趣。傍晚西格瓦将我和天津姑娘送上火车。西格瓦十分礼貌但毫无感情色彩地和天津姑娘握手道别,我意识到这次约会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天津姑娘委屈地问道:“都过五十来的老头了,居然还那么挑剔。他不是要找老婆吗?你说我哪点配不上他?”我知道如何回答她,但我没吭声。
我闷头坐在一边想着自己的心事。我想到了和迪特交往的前后,我将迪特与西格瓦比较;将自己与天津姑娘比较,发现每个人在选择爱情或婚姻时,不管对错都有自己的模式。西格瓦因为有两次失败的婚姻,所以就有一个他认为是理想的,值得再试的模式;天津姑娘没有婚姻的经历,她也许认为婚姻就像一支萝卜找到一只坑栽下去那么简单?我想得头疼,也没完全想出个所以然来。
未完待续
感谢您关注德国《华商报》
公众号“德国华商”
“德国华商”是德国《华商报》的微信公众号,旨在传递德国主流社会和华人社会的各种资讯,解读德国官方对华人生活有重要意义的政策、法律,提供华商在德国创业和经营的广告信息,涵盖餐饮、贸易、房地产、旅游、移民、保险、交通、留学等各个行业,推动中德的友谊与经济交往。
《华商报》创刊于1997年初,是德国第一大华文报纸,华人在德经商的指南,生活的宝典。《华商报》是连接德国社会与华人社会、德国企业和中国企业的桥梁。
“德国华商”公众号目前有直接订户近两万人,且每天在增加之中。凡在“德国华商”微信公众号刊发的广告和文章,通过本报主编的私人微信号再次转发到5000多个联系人的朋友圈中,通过反复转发,可以快速到达德国华人的手机微信里,并能扩散到全球。